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依然不成熟,在中国各个地方,市场要素流动、产业空间分布以及企业布局都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行政力量。那些从北京、上海、武汉迁出的钢企巨无霸往往会面临种种隐性的障碍。如何平衡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配,形成新的协同架构成为外迁钢企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如果架构协调不到位,地方政府和钢企蜜月初期的浓情蜜意将很快会被互相龃龉所吞没,因为随着合作日深,效应却不见体现,那些曾经隐藏的问题终会暴露,而各方面已经在这个项目中投入很多。
对于在行业大调整中占得先机的钢铁企业来说,无锡焊管价格眼光更应放眼海外,因为未来中国钢铁企业只有有效融入全球体系,突破束缚,才能为国内钢铁行业的洗牌腾挪出缓冲空间。但是必须摒弃整合产能、优化效率就能摆脱困境的错觉,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才是更深层次的要求。在逆境中只有加大对高端钢材的研发投入,生产出高质量的镀锌板、热卷、冷卷和焊管等高端钢材,打开国际市场。这样钢企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中低端钢材领域的恶性竞争。
中国钢铁行业持续多年的产能过剩,根子出在模式过剩上面。在中国的工业发展历程中,强调经验的可推广、可复制,从而导致曾经成功的商业模式迅速在行政和市场的合力推动下席卷全国,进而带来同质化竞争。模式过剩反映的是企业发展中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要从根本上摆脱过剩的困扰,钢企必须在模式上进行突围。
钢铁企业的地域调整其实带来的是钢铁行业的大洗牌。钢铁行业存在众多的僵尸企业,危机中的企业还在苦苦挣扎,随着去产能政策的逐步细化与落地,这些僵尸企业将逐渐失去保护伞,成为其他优质钢铁企业的盘中餐。财大气粗的公司将会迎来对钢铁行业主动调整的最佳时机,这些企业可以对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和资源进行兼并重组,借此收拾行业残局、调控战略格局。
www.wxhg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