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重点扶持的行业,曾经光芒四射的钢铁企业心中也有产能转移的现实需求。由于历史原因,中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中,地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这种分布不仅分散,而且相当一批钢铁产能远离市场,造成大量的钢材需要经过长距离运输才能销往客户所在地,这也导致钢企的物流成本增加。此外,随着环保压力不断实现硬约束,本已低位运行的钢企无力招架。
过去的钢铁企业在地方政府呵护之下,镀锌焊管只需要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现在钢铁企业只不过是互联网时代无数节点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钢铁企业依然只顾自己、封闭自己都只会“自毁长城”。因此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开始在域外寻找新的成长空间。作为曾经的城市宠儿,如今很多钢企已经百病缠身,不仅很难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撑,更会持续消耗城市资源。此时推动钢企从城市迁出,为未来城市发展寻求空间是很多地方政府首先考虑的。
宝钢安全转移到广东或者是到新疆以后,首先面临利益分配问题,就是说如何与当地政府形成长久的利益分配机制。一个地区的税源所形成的税收,被另一地区征收了,税收和税源的不一致性,致使中国地区之间的财政收入差距非正常地扩大。作为最典型的案例,生产在唐山市曹妃甸,税收交还北京的情况引发数年争议。当转移成为一种现实需要的时候,中国钢铁行业终于开始了建国之后最大规模的产能转移。虽然产能转移路径各异,由于现在钢材运进内地比铁矿石等原材料运进内地成本要低,因此目前中国的钢铁企业大多选择沿海进行产能新布局。而这是目前钢企产能唯一比较确定的转移路径。
实力强劲的央企如宝钢和武钢开始全国范围内的产能大腾挪,与钢铁生产企业扎堆的华北、华东地区不同,华南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屈指可数。华南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城市巨大的市场需求,形成持续多年的北钢南运格局,因此武钢和宝钢布局两广两大钢铁基地,承担着彻底改变东南沿海大市场、小产能的重大任务。而两座即将成型的钢铁巨无霸,也被寄望改变以往北重南轻的钢铁格局。
www.wxhg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