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分工模式为特征的加工贸易在我国迅猛发展,中间品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随之大升。中间品货物贸易量年均增速显著高于消费品和资本品。我国中间品贸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本国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禀赋,生产层次较低的中间投入品再输往国外;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利用本国劳动力禀赋加工和组装,生产成最终产品或中间品后出口到国外。
我国主要从韩国、东盟、欧盟、日本进口大量的零部件产品,无锡焊管厂然后将最终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我国零部件进口相对更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排名前三位的经济体,例如电子集成电路从韩国、马来西亚进口,占70%以上同样零部件出口主要分布与最终产品也基本相同,但我国中间品出口地更为集中,例如电信设备、零件出口美国和欧盟,占约70%,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中间品贸易的中心。
中国中间品进口规模巨大,且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成品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生产网络中扮演着最重要的加工装配生产者的角色,即从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口中间品进行加工组装后再将最终产品出口到美欧等发达国家。中间品差异对产业分工和技术升级有显著影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中间品进口大国之一,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全球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大上升。中间品有三种类型的直接流向流向国外的生产类部门;流向国内生产类部门;流向国内和国外消费类部门。
加工贸易催生了亚洲地区的三角贸易,使我国能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规模与深度兼具的制造基地,在制造业大多数部门和生产环节都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在电子、汽车、机械等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部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产业转移。中间产品贸易在贸易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
www.wxh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