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效率的提升,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压缩,而人数更少意味着收入相对更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湛江钢铁厂,刚进厂的一线操作工人月薪在3500-4000元,比湛江当地技术工种要高出许多,与珠三角地区的技术工人月薪相当。不过,在净利润大幅度下滑甚至亏损的背景之下,宝钢、武钢需要给这么多新员工发工资,压力非常大。这就要求,企业对迁移产能、对新建项目、对培育新型的钢铁工人,既要有决心,又要合理运用资金,避免出现“越投越亏”的问题。
目的在于压减产能,直缝焊管控制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以弥补亏损缺口和应对巨额的负债表——这更是“疗伤治病”。沿海新建的项目,其任务不仅在于眼前的脱困,还要为赢得未来的竞争铺路,这对钢铁业来说是“强身健体”。再次,抓住“窗口期”推进改革,从源头上破解产能过剩症结。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产能过剩矛盾在国有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国企负责人反映,国有企业因其体质机制原因,效益普遍不如民营企业,当前经济下行、企业困难正是推进国企改革的“窗口期”,希望政府能够加速国企改革,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产能过剩难题。
在去产能的寒冬中,南方的两个千万吨级钢铁项目半年间先后投产。钢铁业形成独特的人口流动景象:在华北、华东地区,钢铁厂忙着分流减员,有的钢铁企业分流人员甚至数以万计;而华南这两座钢铁基地则在逆势大规模招聘员工。 其次,健全配套政策,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基层干部反映,一些化解产能过剩的文件由于缺乏操作细则,在地方落实效果欠佳。例如国家虽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但在审批、税收、土地转让等方面都缺乏明确政策,给基层操作带来很大困难。“兼并重组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可审批时间长、交易成本高,我们感觉企业没什么积极性。
www.wxhgc.com